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如果你还在等待DeepSeek真相就说明你并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1987web2025-02-23人工智能AI1
让子弹再飞一会大伙都在等待最后真相,DeepSeek事件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DeepSeek到底用了1万块显卡还是2000块,也不在于它是在别人大模型蒸馏结果的数据基础上训练,还是在零基

让子弹再飞一会大伙都在等待最后真相,DeepSeek事件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DeepSeek到底用了1万块显卡还是2000块,也不在于它是在别人大模型蒸馏结果的数据基础上训练,还是在零基础独立训练,也不管它的优化算法对生成模型效率究竟起到多大作用,也不论它是不是国运级别的创新,在我看来,就是它能在个人计算机上跑而且貌似结果还行。

这个才是对我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不用关心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是真的如同他自己声明的那样,还是最终证明怀疑论者是正确的,完成这件事情的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或者是美国人,其实都不重要,这件事情的整个意义,就说是一个原先需要数万块显卡算力花费数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就演变成为能浓缩在个人计算机小盒子里正常运行回答问题的人工智能模型产品了,在目前这个时刻,即使这个模型有任何瑕疵表现其实不要紧,也不论它究竟是基于什么训练成功的,它的确在个人电脑上运行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GPT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让我们重温49年前8080芯片引发的PC革命,在文章结尾我是这样写的:

正如比尔盖茨评价的那样,GPT人工智能是革命性的惊喜。让我们看看chatGPT,假如这是一块8080芯片,我们能够用它为这个时代组装出什么样的未来呢?

今天,DeepSeek的出现,突然让我意识到,OpenAI的那块庞然大物chatGPT,并不是50年前的8080芯片,DeepSeek才是,准确的来说,是类似能部署在个人计算机上的人工智能模型!

如果我们回想50年前,计算机最早起源于美国,这里我想插一句,几乎任何创新都是发源于美国这真的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那之后的发展,是以大型机为主的,这与当今的chatGPT很像,主机很昂贵但性能强大,用户通过终端,也就是连接一条电路到你的屏幕来使用,而且是按照时长来收费费的,虽然今天的chatGPT之类的大模型是按照token(大致相当于字数)收费,但它们的路径几乎一样的。如果你在当时,能想到的计算机发展前景无外乎就是把大型主机造的功能更强大,这与现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所有人想要干的几乎一模一样。

事情的改变发生在1971年某一天,有这么家公司生产出一种叫做8008的芯片,这家公司就是现在的Intel,它的主要用在是嵌入式系统中,比如航空、通讯等领域。虽然并不完善,但有一群业余电子元件爱好者已经敏锐的洞察到它所具有组建微型计算机的潜力。这其中包括日后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

三年后Intel公司发布了改进型的芯片8080,于是有人迫不及待地在车库里开始用它装配日后称为微型电脑的东西。虽然这个时候大型主机如日中天产生了巨无霸式的企业,其中就有一个日后如雷贯耳的名字:IBM,全称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从这个名字中你就能感受到当时的碾压感(现在也是),即使这样比尔盖茨和他的伙伴已经决定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当时连样机也不存在的个人电脑开发操作系统的事业中去了,因为只有少数人看到了计算机行业的未来,显然比尔盖茨是其中之一。

……那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创造一个崭新时代的过程,更多内容有兴趣可以阅读我的那篇文章 ……

时间回到今天,几年前当GPT腾空出世的时候,我隐约感到又一个伟大时代降临了!于是我不由自主的寻找,什么是当今的8080芯片呢?以当时我的理解,于是写下了另一篇人工智能大模型顿悟后的机会在哪里,不过我是一个凡人,我能给出答案与50年前人们看待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的正统观念一样,只有动辄数万亿投入的chatGPT才能担当8080的角色,未来似乎只有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型主机的功能这一条路可走。显然这就使得我失去了进一步追踪这个行业发展的兴趣,因为个人似乎不能做什么,今天看来,想象力本就不该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常人眼中的胡言乱语才是创造力的源泉。

直到今天DeepSeek的出现,在人们都在争论它到底有没有撒谎的时候,我却突然意识到,一个能跑在个人电脑上的浓缩模型,这才是今天人工智能时代的8080芯片!

我急急翻出两年前的文章GPT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让我们重温49年前8080芯片引发的PC革命重读一遍,一切真是太像了,简直就是时代的翻版!

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只能是每个人电脑中都有一个大模型运行,才是未来演化的真正出路,就如同50年前没有个人电脑的出现,今天人们的信息自由将大大受制于中央大型主机的控制,能用什么有什么功能以什么价格使用,只能是某个庞然大物说了算,当然就不会出现由于计算见间的联网需要而发明出来的互联网,就不会有日后信息大爆炸,也不会有整个社会运行效率极大提升,以及涌现出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各种应用软件的精彩纷呈了。

只有个人化,才是最大的市场才能激起千千万万的创造力和热情,才能推动技术和文明向前发展,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股推动历史大潮向前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就像50年前庞大的大型主机公司也无法阻挡,最后也加入了个人计算机生产的行列。如今,我们又处在类似的一个起点。

1974年的8080芯片功能很简陋,一群电子爱好者业余时间,为它接上一排开关按钮作为二进制输入设备,连上电传打字机作为输出设备,只能执行类似1+1=2这样的简单计算,当并不妨碍它在个人需求的引领下不断增加所容纳的电子管数目不断完善功能,最终和热爱它的小伙伴们踏上了注定要走的未来之路。这里面关键一点在于它的个人属性,这是根本力量。

今天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一问一答似乎只能当作偶尔娱乐,最多是在辅助编程上看似有点正经价值,但我敢保证,一旦它能独立部署在个人电脑上,那么它就打开了通往未来之路的大门!各种意想不到的功能会引领人们的需求,反过来又对个人人工智能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像当年个人计算机走的道路一样。

未来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们无论内心有多么按捺不住的激动,无论他们利用今天这块8080芯片做些什么,未来一定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不得了。

附注:

在中美竞争背景下,我对中国政府的建议就是,

把市场的交给市场,让个人和公司自由的参与竞争,既不要用行政力量扶持,也不要把创造力束缚起来,政府要做的,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如何在立法上更加严格地保护个人信息资料并严格执行、对于个人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要给予宽容的环境不要用各种行政许可限制个人的探索。而对于DeepSeek,不论现在的争论日后有什么样的结果,至少在开源这一点上,尤其在中国现有的商业环境里,是难能可贵的,说到这里,我也诚恳建议政府,对于公共数据能开源的全部开源并为数据下载提供便利,我举个例子,作为一个老股民,交易所为什么不能把2025年交易日历做成excel文件放在网站上供有需要的人下载呢?我为什么说这点,因为随着人工智能模型技术的普及,最后国与国的竞争根本就在于数据的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我相信真正的创新能力只存在于一个个个体中,而不是庞然大物中,恰恰相反,这些庞然大物往往会成为新技术的阻碍,因为越有前途的创新往往会损害巨无霸们的当前利益,就像50年前的美国,一群业余电子爱好者在车库里捣鼓不起眼的不能称为产品的东西,可日后那么多的伟大几乎都起始于此。因此我最后一个建议就是,国家应该在反垄断方面做得更多,就像当年美国拆解AT&T一样,当一个企业可以坐在那里收钱,扼杀或收购一切竞争对手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出手进行干预,这点尤为重要,没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50年前美国就不会诞生个人电脑,说到这里,会自然引申出另外一个议题,知识产权保护,其中包括了个人财产的保护,因为这是个人或公司,进行长远投入的最原始动力!

专注流动性观察,时而对社会热点有感而发,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