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车企和手机厂疯抢!DeepSeek是救星还是免费陷阱?

1987web2025-02-23人工智能AI5
春节假期过后,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依然在爆红,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标签,在中国科技圈掀起一股DeepSeek接入热潮。

春节假期过后,国产 AI 大模型 DeepSeek 依然在爆红,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标签,在中国科技圈掀起一股 DeepSeek 接入热潮。

华为、荣耀、OPPO 等手机巨头,以及 20 多家车企集体官宣接入 DeepSeek。

很明显,Deepseek 现在正成为科技圈各大巨头的心头爱,但这波热潮到底是真技术革命,还是科技企业们的集体蹭流量。

我们今天就扒一扒,这波AI大跃进背后的原因与焦虑。

真香的Deepseek

对于各大厂商来说,DeepSeek 本身就具有技术价值。

绝大部分新能源车和手机都有语音助手,但用过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时候语音助手主打一个你问东它答西。最常见的状况就是,让它关闭驾驶屏幕,它能给你关中控屏幕;拿着手机和朋友聊天时,它能突然冒出来,乱搞一通。

但 DeepSeek 一来,画风突变:不仅可以摆脱过往语音助手那人工智障的形象,更能实现对话中上下文理解,做到更准确,更有人情味的语音交互。例如说当我们不知道去哪里吃东西,或者去哪里玩,DeepSeek 能联网以及根据用户需求的深度思考,答案或许能让人更满意。

其次是它的成本优势。

DeepSeek 刚出来就有着三大特征,开源、低算力需求和高性价比。相比同等实力的 ChatGPT,DeepSeek 算力需求仅需要十分之一,而且美国芯片的制裁,一直让车企、手机厂商在智能军备竞赛中负重前行。

但 Deepseek 却能适配国产芯片,这就能大幅度降低企业在大模型上的研发成本以及芯片需求,例如说车企的智能座驾,手机的手机管家,不用自研AI芯片,不用养天价算法团队,这一波可以说是白嫖党的胜利。

智能化的焦虑,资本的弄潮儿

在 ChatGPT 出来之后,各大科技巨头有焦虑吗?说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就在上一年,手机整年的销量虽然有所上涨,而年初的手机数码产品国补,也确实让手机厂商清掉了一些库存。但从长远来看,手机并没有什么创新式的大更新,而且人均手机也让市场有点饱和了。

车企们也同样如此。

虽然车辆在市场上没有手机市场那么饱和,但卷依然存在。车圈里有一话很出名: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随着比亚迪在前段时间宣布智驾平权,很明显,下半场的智能化竞争已经逐渐拉开帷幕。

而 Deepseek 的接入,至少能在短时间内,拉近与头部品牌在智能化能力上的差距。特别是专注传统制造又缺乏软件研发能力的制造型品牌,对于 Deepseek 的接入,能满足他们对于智能硬件上的迫切需求。

而且我们也不可否认,很多企业有可能是看中了 DeepSeek 自带的流量密码,所以才纷纷官宣接入。

例如说吉利首先宣布接入 Deepseek,随之而来的 5 日内,股价累计上涨 26%,而在 2 月 5 日到 2 月 14 日间,接入大模型的 98 家企业,平均涨幅都能超过 25%,甚至 12% 的企业涨幅超过 50%。

不得不说,DeepSeek 现在就是资本的宠儿,谁接入,谁的股价就能立马蹭蹭涨,毕竟,比起实打实的技术,投资人和股民或许更爱听AI 颠覆未来的故事。

热潮背后的暗雷

正如前面所说,Deepseek 现在的爆火带动了科技圈各巨头的热潮,但 Deepseek 真的能成为各大企业解除焦虑的万能药吗?我看未必。

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在目前这个竞争环境下,其实两者早已成为了电子消费品。

而这两者在核心竞争上,永远逃不过两样东西:硬件,也就是产品本身;软件,就是各巨头对自身产品所匹配的软件研发。

现在来看,Deepseek 主要解决的是软件上的智能化问题,然而竞争上,硬件上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对于手机、汽车这类产品,供应链的把控以及产品的设计都将至关重要。

而即使是软件,Deepseek 也只能是短期内的缓和。

就像开源的安卓系统一样,我们的手机厂商都会借用安卓,然而现在除了苹果和华为有自己的系统以外,基本都被谷歌牢牢制衡着。

如今车企和手机厂商狂蹭 DeepSeek,难保不会重蹈覆辙。而且当所有企业都接入 Deepseek 之后,自然不会有自己的核心差异化,这对于整体的行业来说,都不是好事。

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企业自研能力的退化,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汽车圈,身处造车新势力阵营的华米蔚小理,其实并没有跟进这场接入狂欢,因为他们在智能汽车上早已有了自己做得不错的领域,而且在智能汽车中,语音助手只是一个小小的模块,而智能驾驶才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竞争领域。

所以这背后,企业肯定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短期,更要考量到更深层次的战略。

谁是真正的赢家

DeepSeek 的爆火,像极了当年移动互联网的千团大战一样,有人靠它逆天改命,有人蹭完热度一地鸡毛。技术普惠固然美好,但车企和手机厂若只把 AI 当营销噱头,迟早会被反噬。

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从用户角度思考的人,无论是蹭热度还是投入研发技术,最终都要转化为用户的价值,才能解除自身焦虑,让企业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小米、荣耀手机官网

OPPO、vivo 微博

部分图片、截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