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epSeek写文章有坑,注意规避
各大图文自媒体平台拥有 AI 文章检测模型,如腾讯的 7 层检测漏斗,但识别率并非 100%。若想让文章顺利通过检测,需去除 AI 味,可选择上述三种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DeepSeek主要是文本输出,相信很多人都想到用它写公众号文章,SEO文章,头条文章,知乎问答内容等等,但是AI写作都有一个隐藏的坑,如果没被发现就算幸运,如果被发现那就直接被限流,下面挖塘人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一、AI写作到底有什么坑?
众所周知,用AI写文章确实爽,相比人工原创文章极大地缩短了创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AI生成的文章有一个隐藏的弊端,那就是AI痕迹或者叫AI味。
相信已经有不少小伙伴遇到过这种问题,比如你用ai写的文章直接发到头条上,被头条检测到ai写作,然后提示你的内容疑似ai生成,就给你限流了,还有把ai生成的文章发到知乎,它也会提示疑似ai创作给限流。
这种案例比比皆是,其核心原因就是你用ai创作的内容被平台检测到了ai痕迹,而平台鼓励的是大家原创优质内容,而不是用ai来创作内容。
二、如何规避AI味的坑?
要想规避平台检测AI文章的AI味,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除AI文章的AI味,这里挖塘人分享三个方法:
1、用AI辅助创作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AI+人工创作的模式,比如用AI生成文章框架,然后人工原创细节部分,这样就没有AI味了。
同时,这种方式也是各大平台能接受的方式,在发文章的时候,底部还会让选择是否有AI辅助创作选项。
2、人工去味
与第一种方法不一样,这种方法是用AI生成全部内容,然后再通过人工去掉AI味,其核心原理有这么几种:
破坏统计语言学特征:你可以将一些词替换,比如把此外改成另外,再加入一些口语化的内容,建议每200字为一个组进行修改。破坏模型指纹特征:你可以直接改写部分句子,加入一些专业术语,同时植入一些口语化的内容,比如说/或者说。这种方法会比较耗时,但如果可以全部搞完也是可以的,就目前的检测手段来讲已经够用了,至于未来的检测手段更加厉害,我们也要学会逐步跟进。
3、AI去味
这种方法其实是第二种方法的进阶版,它也是先让AI生成全部内容,然后再用AI去掉文章里的AI味,减少了人工操作,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
先把AI生成的内容发给AI工具,让它保持全文内容意思不变,改写和替换AI文章里的一些词汇,然后再适当加入口语化的内容。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能保证完全去除AI痕迹,但可以大幅降低被检测到AI痕迹的概率。
总结一下,各大图文自媒体平台都有AI文章检测的模型(比如腾讯ContentSecurity使用7层检测漏斗),但识别率不是100%,所以有些内容可以识别,有些内容不能识别,如果想要完全通过检测,那就只能去除AI文章的AI味,挖塘人分享了三个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合适的方法去实操。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挖塘人】,微信公众号:【挖塘人】,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