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论场】领略虚拟数字人应用创新魅力(上)

1987web2023-10-08人工智能AI340

本文为(节选)

全文刊登于《广播电视网络》2022年第4期

本次议题

领略虚拟数字人应用创新魅力(上)

为引导全行业运用虚拟数字人技术提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本期论场栏目特邀请技术专家和行业大咖围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虚拟数字人技术应用创新,进行深度交流和专业研讨,让行业领略虚拟数字人应用创新的魅力。

主持人欧阳书平:请简要介绍虚拟数字人产业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市场规模。

王晓茹:

虚拟数字人最早出现在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发起的可视人计划。与医疗领域的数字化人体不同,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虚拟数字人是指有人的外观、人的行为和人的思想三个特点的依赖显示设备存在的虚拟人。虚拟数字人从手工绘制到现在CG电脑绘图和人工智能合成,大致经历萌芽、探索、初级和成长四个发展阶段。

在萌芽阶段,1982年,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的制作方将其女主角包装成演唱动画插曲的歌手,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虚拟歌姬。萌芽阶段的虚拟形象一般通过真人演员特效化妆和手绘实现。

在探索阶段,21世纪初,传统手绘逐渐被CG、动作捕捉技术取代,虚拟化技术步入探索阶段。该阶段产生的数字虚拟人是真人演员穿着动作捕捉服装,使用动作捕捉设备采集真人的动作和表情经计算机后期处理产生出虚拟角色。

在初级阶段,最近五年,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数字人的制作进入初级阶段。该阶段利用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一定场景下的角色生成。

颜忠伟:

虚拟数字人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中国第一位现象级虚拟歌手洛天依出道,虚拟偶像在国内开启1.0时期。第二阶段,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不断成熟,虚拟数字人在过去十年迎来黄金增长期,虚拟偶像在国内开启2.0时期。例如,2017年,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与日本通信巨头NTT DOCOMO共同打造的虚拟偶像麟&犀就在2.0时期正式出道,将虚拟偶像的舞台拓展至影视综娱等更广的文化、商业领域。第三阶段,2021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落地,5G+XR、算力网络等技术的支持,虚拟数字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包括谷爱凌数智达人MeetGu、AI王冠等爆火,数字人进入数智时代。据《2021年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虚拟人行业或迎来新的爆发点。

主持人欧阳书平:当前,虚拟数字人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有哪些热门应用场景?未来将朝哪个方向拓展?

潘全心:

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首个广播级智能交互数字人产品——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是北京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北京时间以技术为引领提升智能服务水平的探索与实践。2021年10月13日,智能交互数字人产品时间小妮亮相第二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省级广电创新运营峰会,引起广泛关注。时间小妮项目荣登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媒体融合模式创新赛道运营模式创新科目榜首。北京时间在用户服务和运营方面的创新探索,为省级媒体融合创新贡献了北京思路。

一是以技术创新赋能融合发展。通过采集主持人徐春妮的形象和声音素材合成AI真人数字人产品时间小妮,以人工智能+情景对话的形式,在不同应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并在北京时间上为用户奉上贴心服务,突破了主流媒体数字人产品多集中在虚拟主播领域的局限。

二是以智能服务助力社会治理。时间小妮将在北京时间平台推出新闻播报、知识讲解、广告代言、交互问答等全智能视频服务,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公共服务大数据和政府部门的连通对接,提升自身参与社会治理的各项能力,实现政府信息化应用、功能与数据的升级转化。

三是以运营创新增强自我造血。时间小妮将逐步接入北京时间平台,24小时同步为上千万用户提供不间断的高质量信息和实时互动。通过对自有主持人形象进行数字化开发,激活内部资源,打造独有IP品牌,多渠道开拓商业模式。以人格化载体助力北京时间平台的品牌理念和价值传播,形成自有IP的价值沉淀,促进经营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王嘉:

基于T2S人脸合成技术,可用于播音员行业,解决普通话发音、错字漏字问题。基于AI手势合成技术,可以用于手语主播,为新闻播报配哑语,减少人为错误和进行24小时播报。基于CG渲染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可用于影视剧拍摄,执行剧本中的危险动作和人类不可实现动作。基于增强学习GAN技术,可用于音乐、绘画创作领域,扩大创作空间,提升创作质量。未来,虚拟数字人还可以向剧本创作、布景创作、音乐创作、绘画创作、诗歌创作等领域拓展。

王晓茹:

虚拟数字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相关技术,数字虚拟人已经能够完成越来越多的任务。在广播电视领域,虚拟数字人能够担任主持的工作,还可以与真人互动,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技术服务商阿里巴巴推出的冬奥宣推官数字人冬冬。在广播电视中,还可以利用虚拟数字人进行手语生成,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理解电视内容。在网络视听领域,虚拟数字人也已经有了很多应用场景。在直播领域,可以使用数字虚拟人进行直播带货。在娱乐领域,也出现了很多虚拟偶像。这些虚拟偶像往往都有很多技能,而且相较于真人偶像运营成本会更低。

王子建: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信息传递和面向视觉呈现两个层面对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不断进行探索,根据细分业务定位衍生出多种类型的角色。在信息传递层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信息传递的特征构建功能适配的数字角色。多场景应用是此类虚拟数字人追求的目标,围绕着移动端应用,构建易于部署的通用型应用构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小C、央视频AI王冠等基于直播场景构建的虚拟主持人,成为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表达;央视新闻AI手语虚拟主播更是助力听障人士收看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雪赛事,实现了赛事直播中信息的精准传递。

在视觉呈现层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聚焦将原创内容IP(IntellectualProperty)应用到精品节目中,围绕内容打造出整套的视觉形象。超写实呈现是此类虚拟数字人追求的目标,主要围绕着定制化的角色性格与沉浸式的视觉效果开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出超写实的数字替身,在此基础上打造原创数字角色,应用于4K/8K纪录片和专题类节目特效镜头的影视级视觉呈现之中。依托原创混合现实(IMR)超高清电视制作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出AI超写实数字航天员,并应用在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第二季)中,以航天员的视角将受众沉浸式地带入太空环境中,用视觉化方式呈现国家科学成果。

构建交互型虚拟替身将是虚拟数字人进一步的拓展方向之一,其依托5G传输技术构建云端部署平台,搭载AI人工智能技术使虚拟数字人接入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处理功能,最终结合UHD超高清视频技术将数字替身实时渲染呈现,从而发挥虚拟数字人原生特性,填充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信息落差。

颜忠伟:

当前,虚拟数字人产业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热门场景主要有新闻节目制作、文娱节目制作、体育赛事节目制作、场景电商四大类。

新闻节目制作方面,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到新华社,各大媒体先后推出了不少虚拟主播,如AI王冠等,参与新闻播报、新闻节目制作等。

文娱节目制作方面,虚拟偶像更为活跃,在各大晚会演出、综艺影视节目、数字音乐发行等方面均有它们的身影。

体育赛事节目制作和解说方面,中国移动咪咕打造的谷爱凌数智达人MeetGu,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走进咪咕视频冬奥演播室,为观众普及冰雪知识,解说冰雪赛事;咪咕联合NBA打造的篮球数智人古逸飞,与UFC联合推出的数智人尤子希也都在体育赛事的解说中亮相。

场景电商方面,虚拟数字人通过视频、电商平台为品牌代言、带货的热度攀升,商业价值不断攀升,此前MeetGu也在咪咕冬奥双屏直播期间为冰雪周边产品、谷爱凌手办等带货,成绩不俗。

主持人欧阳书平: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如何保障虚拟数字人应用的安全性?

潘全心:

真人数字人时间小妮项目系统部署于北京时间云,依托北京时间云底层安全防护能力进行部署和纳管,配备安全防护能力包括底座防护能力和租户防护能力,达到等保三级标准,确保后续系统安全运营。本项目在研发过程中重点实现了对关键AI数字人样板大数据的本地化加密存储,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要求,在项目研发、上线、运行和维保的各个阶段,确保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合成等操作的规范性,满足安全运营要求。同时,本项目具有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支持对AI数字人进行应用授权、形象管理、并发授权、任务授权等,通过可视化的Web页面进行操作,提升服务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王嘉:

虚拟数字人声音安全性方面,可以通过审查技术对文字内容进行事前审查、实时审查等方式保证内容安全。虚拟数字人动作安全性方面,可以事先审查动作,保证内容安全。

颜忠伟:

虚拟数字人行业在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主导者、参与者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以科技向善为引导,促使行业获得长足发展。在技术和应用层面,数字人使用到的核心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可能涉及侵犯个人隐私、版权保护、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可能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与社会伦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行业和相关部门在大力支持、发展虚拟数智人创新应用时,高度重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预防与约束引导,以前瞻性视角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行业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下期预告:

领略虚拟数字人应用创新魅力(下)

除《论场》外,我们已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全新视频观点类栏目《RTI论谈》,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就当下广播电视科技领域热点议题进行讨论,欢迎广大粉丝积极关注,共同讨论。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欧阳书平博士和各位专家带来更多精彩讨论内容。

联系人:

《论场》栏目编辑 张敏(联系电话:86091922)

《RTI论谈》栏目编辑 朱胜文(联系电话:86093466)

往期论场

【论场】绘就新时代数字乡村新画卷(上)

【论场】绘就新时代数字乡村新画卷(下)

【论场】各地为新的五年媒体融合发展谋篇布局(上)

【论场】各地为新的五年媒体融合发展谋篇布局(下)

【论场】应急广播体系综合覆盖格局加快成型(上)

【论场】应急广播体系综合覆盖格局加快成型(下)

【论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跑出加速度(上)

【论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跑出加速度(下)

【论场】加快走向智慧广电人人通(上)

【论场】加快走向智慧广电人人通(下)

【论场】广电行业锚定十四五航向(上)

【论场】广电行业锚定十四五航向(下)

通知

受疫情影响,各地区快递停发

请收不到杂志的订户与我社发行部联系

电话:010-86097613

END

更多精彩内容

【重磅】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总局要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全国广电行业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总局要闻】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特别策划:腾讯、抖音、哔哩哔哩等八大网络视听平台寄语与展望网络视听行业盛典

【独家专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总经理 李向荣:云听践行5G声音新媒体平台布局 竭力打造音频产业生态链

【关注】宋起柱检查广电5G北方大区核心网建设情况

【聚焦】热烈庆祝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注册成立

【精彩推荐】《广播电视信息》2022年第4期精彩看点提前知晓!

【精彩推荐】《广播电视信息》2022年第5期精彩推荐来啦!

【聚焦】BIRTV2022招展和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总局要闻】朱咏雷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调研重点科研项目

【广电5G小课堂】广电5G除了快还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