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有朋:短视频赚钱的风口,还有一波
昨天下午和海云哥喝了一下午的茶。
他最近一直在外面学习,收货了蛮多干货,给我足足分享了一下午。
我最近疏于学习,明显感觉赶不上海云哥的节奏了。
他讲的一些模式,我都开始听不懂了。这个现象不好,说明落后海云哥的节奏太多了。
还是要多出去碰撞,交流。去年海云哥去了不下二十几次广州、深圳,每一次都能带回来很多新信息。
这次他再一次提到了要去广州。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认同。
广州和深圳处在互联网的最前沿信息、资源和技术都是重庆这个西部城市所不具备的。
讲真,我也想去广州,可惜我去不了。
我确信如果能去广州和深圳,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蜕变,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都会得到扩展和升级。
但当下我依然下不了这个决定。也许是我已经没有去做更大突破的勇气了。
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语。

这个广告语是《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作者华与华兄弟策划的。很直接,很直白,但很有效!
广告语一气呵成,目标很清晰,结果很明确,一针见血。我反复的研读多遍,越看越有意思。
我突然在想:有没有类似的项目,能够做到额外收入月赚1.5-2万的?
套用他的思路。
我自己也想了条广告语:0基础、轻创业、平均月赚1.5-2万。互联网上,有这样盈利能力的项目其实蛮多的。
15年刚创业的时候我带着公司的编辑团队,每天在今日头条上撰写教育类文章。
当时今日头条对作者的补贴还是非常不错的,几乎每个月,我们的编辑都能拿到不菲的稿费。
用心做,做得好的,一个月拿一两万真没啥问题。
直到现在,最早我带出来的一批编辑依旧有人在坚持做这件事情。
上周六的时候有个前同事来重庆买房子,喊我一起吃了饭。
其实她大学毕业也才两年多,就靠着这两年在新媒体写稿子,就赚了一套房子的钱。
上一次她聊起自己收入的时候,说是税后有5万多,我估计还是有所保留的。
昨天她在重庆订了一套房子,我真的挺为她感到骄傲的。
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抓住了不错的风口,所以在大学毕业两年后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当初到公司应聘编辑时,我只是觉得很弱小的一个小女孩而已。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方式,其实很多人都可以操作。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和搜狐这些平台,都会对作者补贴。
当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初那么好的风口,想拿多点稿费,还是有点难度。但是,也仅仅是文字方面的降低。
今年有一个风口还是不错的,就是IP视频的分红。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推短视频,给到的补助还算丰厚。
前几天还看到一篇报道,说一个团队每天量产三四百条短视频,从百度和今日头条获取了不菲的收入。
年前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们运作了一个百度的IP视频大号,每个月能够获得三十多万的收入,其实非常不错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通过做vlog,也就是视频日记,抓住这两年的短视频风口去赚点钱,还是相对比较容易。
以前我们是用文字记录日记,现在使用视频记录日记,今年是一个绝对的热点。
我最近在关注非常多的vlog,个人IP属性很强,黏性非常强,很容易对一个IP产生信任。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做做这个,不说太多吧,平均月赚1.5-2万还是问题不大。
短视频是接下来的大风口,连百度搜索在搜索结果第一页都开始主推小视频了。
各大平台会对内容有非常旺盛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对内容创业者进行补贴!
有工作室在专业的撸补贴。
但是作为个人,前期没办法做到工作室的规模和流程,可以自己先摸索着。
从视频拍摄,到剪辑,到发布时的标题撰写,以及平台上火爆视频的拆解研究,先干起来,经验逐渐就积累起来了。
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很容易摸索到里面的门道,赚点平台补贴也会变得很容易。
就像前几年公众号刚推出来时很多人写自媒体,咱们可以把短视频视作当初的公众号,只不过用视频来展示内容而已。
公众号让多少人赚到钱,短视频这波机会,照样会产生这样的财富。
还是那句话,要么十年前种树,要么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