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是精神鸦片吗?
你是否有过刷视频停不下来的时候?因为短视频App通过大数据的逻辑运算,不断向客户推送符合用户期望的视频,让人欲罢不能甚至上瘾。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意识到短视频占据了我太多用手机的时间后,我下决心将某音的App卸载了,后来或是因为朋友需要点赞,或是关注的某位大咖的直播开播等诸多原因,又重新下载、使用了。有时候给自己划一个警戒线,只刷十分钟,可是刷着刷着夜已深,内心不免懊恼、自责,可第二天却依旧如故。
为什么这么容易入短视频的坑?
视频时间有玄机。相较于一部电视剧或电影,短视频的时长短则十几秒,长则几分钟,这种快速的信息输入,几乎可以称得上无脑观看,茶余饭后的大脑暂时放空,似乎能给人带来片刻的欢愉。
视频内容有针对。当你点赞了某一类型的视频,大数据会针对你的喜好筛选并精准投放贴近你喜好的视频,慢慢地这种投你所好的视频会不断给你带来新鲜和刺激,刷的时间越长,带来的愉悦感就越强。
视频信息够碎片。通常会有这样沮丧的感觉:刷了很长时间的视频,最终大脑一片空白,好似已经忘却看过哪些内容,内心极度的空虚。那是因为短视频所携带的信息通常是碎片化的,通常不能携带有效的信息。
基于以上众所周知的原因,媒体上更多的出现了这样的论调短视频是精神鸦片,自然也有反对的声音。读者诸君不妨作评判:(以下文字不代表作者观点,来源公众号:南周知道,如涉侵权,请联系作者)
如果我们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短视频也只是一种新兴的内容体裁,它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其实在于承载的内容本身,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内容。
所以,一个讨论短视频的良好姿势,应该是去思考我们怎样让短视频更好地服务于更多人;怎样更好地规范短视频的发展,让其行稳致远;怎样让短视频更好地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助力,不能因一叶而障目,因其一而去否认整体。
看看当下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上,有非遗江湖,有读书学习,也有二次元与潮流文化,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场域,正在不断完善。因此对于短视频,我们也不能一棍打死。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批判短视频就是精神鸦片,这不是一个理性讨论的好姿势。
回到短视频本身,那么问题来了,短视频是精神鸦片吗?当然不是。玩过短视频用户都知道,它让我们能够记录自我,记录这个时代。不管你是爆火的明星,还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短视频平台上,你都可以平等地展示自我,与千千万万网友分享你日常生活的琐碎与那些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刻。
其实,透过每个个体所拍摄的一条条短视频,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短视频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宅居在家的疫情期间,千万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云看展、云健身,河南暴雨,短视频平台上的实时更新的灾难现场状况让全国大众揪心,援助的信息也通过短视频通道不断传递。毫不夸张地说,短视频已是一种实然的、客观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实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当代社会文化的潮水方向。
这位网友的话语自然有道理,抛却短视频是否是精神鸦片之争,作为老师,我其实更关注当下被短视频淹没的孩子们——
但凡遇到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在外出吃饭时,或多或少,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饭后,自然地拿出手机,塞给孩子,小朋友拿到手机,不吵不闹,熟练地打开,或玩起小游戏,或刷起了短视频。视频中各种背景声音,稀奇古怪的笑声不断传来,再看小朋友,面无表情,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懂。
课间,充斥耳畔的是各种短视频常见的网络老梗,孩子们却自得其乐。
……
看了,听了,心有戚戚然。
想起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里的一些句子。
有涵养的人,是曾经聆听丰富语言且永志不忘的人。
孩子学说话都是模仿大人,如果大人词汇贫乏,孩子当然吸收不到丰富的词汇。
从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听到的语言,无法促进孩子的心灵成长,因为这些都是机械的语言。
又想起《给教师的建议》中大师的谆谆教诲:
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
而现在,老铁、666、芭比Q……这些声音,夹杂着各种生造词汇,从耳朵进入大脑,再从孩子的嘴脱口而出。他们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在拉向深渊,那里,是娱乐至死。如果他们在最应该学会丰富语言的黄金时段,却被淹没在短视频的汪洋大海里,再也无法找到准确表达自己个性想法的词汇,大脑支离破碎甚至一片空白,那,他们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碎片阅读在剧增,思考声量在递减,深度思维在搁浅。这自然不能全然怪罪到短视频的头上,但又是谁的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