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是“精神鸦片”吗?
作者:leilei ,来源:为你写一个故事
在游戏是电子鸦片的说法被很多人驳斥之后,某些人调转枪头,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
短视频才是电子鸦片。
说短视频容易上瘾,年轻人平均每天刷短视频超过两个小时,内容又良莠不齐,有些视频作者为了博眼球,拍些低俗无聊的东西等等。
短视频和20年前的游戏一样,是个新兴行业,需要被引导,被规范。
但短视频是精神毒品吗?
显然不是。
01
短视频app里,存在低俗无聊,纯粹博眼球的内容吗?
确实存在,我们也常骂。
但所有短视频都是低俗无聊博眼球吗?
当然不是。
说到底,短视频也就和长视频、游戏、电影、电视剧或者文字一样,只是一种承载内容的形式。
我们可以去批评内容的好坏,但不能直接否定一种表达方式。
这就像是,有很坏的书,难道我们要因为很坏的书否定所有书本嘛?
有垃圾电影,难道我们要反对电影这种形式嘛?
而且短视频里确实也有还不错的内容。
比如有些人会分享他们比较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职业和生活。
有个女生是古籍修复师,在抖音上发了一条短短18秒关于修补破损书页的内容,被播放了近1700万次,点赞超34.4万。
评论区里,网友争相留言夸赞她,还有求着她拜师的。
以前她身边都没几个人知道古籍修复师这种工作,但通过抖音,她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行,时常一起交流技术。
这条路并不如她所想象的孤单。
也有些自称浪人的旅行家,在快手用短视频记录他们风餐露宿的日常,他们骑着自行车踏遍世界,吃着高原反应,水土不服,吃不好睡不好的苦。
把看到的风景分享给天南地北陌生的观众。
也许你暂时没办法亲自看到这些壮美山川,但短视频无限拉进了你和世间万物的距离。
很浪漫,也很酷。
02
更不要说早就有人在做一些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了。
谷雨实验室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被拐卖到河南县城的少数民族女性,在陌生的地方度过了足足35年,她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讲一口发音奇特的语言,和汉语没有任何相近之处,没人听得懂。
这样的一个女人,她想寻根回家,但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寻起。
直到她的女儿李新梅偶然在短视频App上刷到了一条布依族语言的教学视频,发现对方的语音听起来和妈妈的口音近似。
她加了这个名叫峰萧萧的博主,博主经过了解,把李新梅母亲的语音做成短视频,在全平台发布,短短两天半就在布依族网友的帮助下锁定了她的故乡。
李新梅做梦也没有想到,母亲心心念念了几十年的回家,在互联网时代,借助短视频的巨大流量,两天半就实现了。
另外,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德高望重的教授,院士——比如同济大学的汪品先院士,《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蒙曼,王立群老师等等,也都注册了短视频账号。
童话大王郑渊洁经常发抖音,还和网友互动,暖心金句频出:
戴建业老师也在抖音用短视频讲唐诗,调侃李白自我感觉良好到恐怖,写诗都把自己比喻成谢安和诸葛亮。
说杜甫虽然40多岁还是个仓库管理员,依然有男人的小小虚荣心,会在诗中吹牛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短视频拉近了教授和普通人的距离,也拉近了历史名人,诗歌文艺和普通人的距离。
如果说短视频都是精神鸦片,那么这些东西也都是糟粕吗?
03
我发现有些人,不发明点惊天动地的词就难受,每天就想着把人打倒。
我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就是提问网上有哪些常见的精神鸦片,有近一千条讨论。
有说游戏的,说短视频的,说心灵鸡汤式文章的,说消费主义的,说追星文化的,说网络流行语的,说知识付费的,甚至说点个外卖也能毁掉年轻人的……
我承认,上面这些东西很多良莠不齐,有些我也很不喜欢。
但一个东西你不喜欢,它就要被贬斥为毒品,恨不得直接被打倒,被封杀吗?
说穿了,绝大多数法律允许存在的东西,我们最多可以说它弊大于利,说它需要被监督,整改,退一万步说你就是不喜欢,你自发地抵制,不去碰它,都没问题。
但动不动就扣大帽子,今天这个是鸦片,明天那个是毒品,反正唯恐天下不乱,这是非常不好的。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玩着游戏长大,追过星,刷过短视频,咬牙买过自己喜欢的奢侈品,隔三差五点一顿外卖。
但我们都没有被毁掉。
而我在路上旅游的时候,也经常看到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赞叹风景漂亮,说我们拍个短视频,但很少看到人说回去写个文章的。
对他们来说,拍视频就是最简单方便的,记录生活,自我表达的方式。
这种表达应该是值得鼓励的,或者至少不该是被打压,被一棍子打死的。
他们也没有被毁掉。
一个常识是,没有什么合法的东西会毁掉一个心智水平正常的成年人,反倒是这种矫枉过正的一刀切焦虑,和把人永远当作长不大的巨婴的思维方式,才最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和思考。
更进一步说,你批评可以,表达不喜欢也可以,但没必要用一个个石破天惊骇人听闻的词,这不仅让人徒增恐惧,还会淡化这些词的严重程度。
这就像是,你不喜欢一个人的观点,但你不说我不同意你这句话,而要上升到我讨厌你这个人。
甚至讨厌这个人也不够,一定要找一个理由,说你政治立场不正确,你不爱国,或者你歧视某些群体,你是厌女的直男癌,你是仇男的田园女权。
这样一路上升上去,直到用尽所有夸张的人身攻击,恨不得因为一句话,把一个人锤死在地上,永世不得翻身。
可能短期来看这能带来某种快感,毕竟现在的言论环境,扣帽子似乎比讲道理要有用得多。
但长此以往下去,真的不好。
毕竟,如果现在对于这些生活中很寻常的东西,就用尽了所有夸张的词,那下次真的遇到一些危害性大的人和事,我们又该说什么呢?
本文经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授权转载。
END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可进入微店
▼▼
更多股盛文玩精品
也可添加个人微信了解咨询
加好友时需验证信息文玩方可通过
▼▼近日,DeepMind 推出了单一通才代理(Generalist Agent)Gato。该 AI 系统能够执行 600 多种不同的任务,可使用相同的权重来完成注释图像、聊天、玩小游戏、关节力矩控制、在现实中使用机械臂堆叠积木、在模拟 3D 环境中导航等众多任务。
据了解,这是第一个在如此多不同任务上都表现较好的 AI 模型。
(来源:DeepMind)
具体来说,Gato 被 DeepMind 描述为一种多模式、多任务、多实施例的通才策略,构建方法与 GPT-3 等大规模语言模型类似。
但相比有 1750 亿参数的 GPT-3,Gato 要小很多,只有约 12 亿个参数。而且,其建设基础非常简洁,只依赖于一个 Transformer 架构。
Gato 训练用的数据集包括模拟环境和现实环境中的大量实际经验数据、各种自然语言和图像数据等。这些数据集及其属性可见下图。
图 | Gato 训练用数据集。样本权重指每个数据集所占平均比例(来源:DeepMind)
据了解,在进行训练时,数据被序列化为一个扁平的令牌序列(Sequence of Tokens),由 Transformer 神经网络进行批量化处理。换句话说,无论是聊天中的单词,还是积木练习中的移动向量,对于 Gato 来说都一样,不会区别对待。
图 | Gato 训练场景(来源:DeepMind)
另外,Gato 在 450 多项任务(共 604 种)上的基准测试中,实现了专家水平约 50% 的性能。
虽然 Gato 比可以达到专家水平的专用 AI 模型还有较大差距,但其胜在能够做的任务数量较多。
DeepMind发布“通才”AI模型Gato,单一架构且参数仅约12亿
微软new bing
2.DeepL
功能:生产力
网址:https://deepl.com
DeepL 号称是世界上最准确、最细致的翻译工具。确实也名不虚传。通过 AI 技术,大大增强了翻译的准确性。数据限时,比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准确率高出3倍以上。
deepl
3.Character.AI
功能:聊天机器人,趣味
网址:https://beta.character.ai/
Character.AI 模拟角色对话,社区参与度比较高,也很有趣。一众名人都在其中,乔布斯,马斯克,你都可以直接对话。效果逼真,体验不错。
character ai
4.Grammarly
前言纯干货!国外最热门33款AI创作工具推荐,中文写作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