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天花板!北落偷偷学的短视频是怎么“寓教于乐”的?
最近,围绕AIGC替代人工的焦虑,大家各说各话,吵得越来越凶了。
别的行业可能还在挣扎,但人工智能对游戏行业的降本增效是板上钉钉的,听朋友说不少插画师已经被优化了。
在这种利好的刺激下,游戏ETF确实涨得飞起,光翻倍的就已经好几只了。
但能吃到这轮行情的朋友肯定没几个,大多数还是在新军医板块里,永远满仓、热泪盈眶。
这点大家都是一样的,毕竟满账户亏损谁也不舒服,所以也就更考验按摩的手艺!
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基金按摩可以收费,那应该是一门好生意——高频、刚需、复购。
这话大家能理解吧?
我觉得理财师朋友们肯定能理解,毕竟你们卖基金、应对客诉的压力更大。
给理财师朋友解决点问题
我知道有不少理财师朋友,每天都要面对客户的责难。
为什么不赚钱、什么时候涨、为什么别人都涨我不涨,你焦头烂额,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案例解释给客户听。
别着急,咱们今天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你想,当初客户愿意买产品,是不是因为抱有了太高的预期?
过往数据都是三年三倍甚至一年翻倍,当时看起来没问题,但要命的是,这样的收益水平能持续吗?
现在业绩变脸,回到过去已经没可能了,客户来兴师问罪该怎么办?
这时候,你更应该把下面的视频转给他,也许可以帮客户收获原来如此的好感。
看完了吗?感觉怎么样?
有没有一种道理我都懂,但没想到还能这么演的效果?
这就对了。
讲道理,现在市场上的投教内容很多,但能把已经同质化了的投教做出创意感和高级感的其实并不多。
而中泰证券资管视频号的【泰有料】专栏,应该属于我看过的内容里比较天花板的存在。
这可能有点吹,但多看几个视频就能发现,还真不是吹。
北落那天看完视频就跟我们说,【泰有料】这种‘寓教于乐’的视频还挺有意思,大家看着学习一下,看看能不能推广开来。
领导动动嘴,底下人跑断腿。
其实这些视频传达的内核,就是纯粹的不预测市场、不追热点、不想着暴富、正确认识价值等最基本的投教内容。
但不知为何,我就觉得【泰有料】很好看,每个礼拜三都会想,这期他们又整了什么活!
我说说,你听听
举个例子,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有个梦想,比如我当年的梦想是天文学家、历史学家、动物保护学者,米斯特李的梦想是大科学家。
高考完都以为百万年薪的光明未来在向我们招手,而实际是大家懂得都懂。
这不,中泰证券资管就用一种魔幻写实的创作风格,以一种残忍自嘲的方式提醒我们合理预期的重要性。
回到买基金这件事,合理预期是好投资的起点,不是许许愿就能实现的,现实生活天差地别好的坏的都有可能发生,这个时候需要自己盘算好,究竟能接受什么样的情况。
有的视频,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时有朋友说了,还不是因为当时你上学时不够努力!
以前听老人说毛主席喜欢在闹市中看书,以此磨练自己专注的心性。
而到了现在,我们天天手机不离手,注意力根本坚持不了10分钟。
但不管上学还是养基,内涵都是一致的。
咱们一直重复的那种不追热点、专心干好眼前事的道理是没错的,但听的多了,耳朵就起茧子了,投资者已经不认了。
而中泰证券资管现在找了一种新角度,拿学霸、学渣做了个对比,把这个抽象、枯燥的道理给讲了出来。
咱们都上过学,用上学这种接地气的例子来与养基金做对比,创意相当的好。
看完之后,总会有一种,你给我装监控了?视频里的是不是我的错觉。
共鸣从哪来,其实就是从生活中来。
但现在基金公司的问题是,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高高在上的、西服革履的、不接地气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反正我是看腻了。
可是,如果有人换个口味,让你想象一下基金公司的白领们练摊卖水果是什么样的,你会怎么想?
中泰证券资管的老王,一直未雨绸缪、先知先觉,买水果时也没忘了跟老板练练手,最后索性找老板借了个摊位开整。
看看这神情、这动作,不说惟妙惟肖,也是本色出演。
五环外的思维
主编经常说,想要一种爆款的创意,可能需要一些五环外的思维。
何谓五环外的思维?
首先是做大多数人想看的内容——要换位思考,真正站在更多读者和观众的视角上,琢磨他们愿意看什么,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育投资者。
其次要像【泰有料】这样的栏目,远离销售诉求、单纯地做投教;而不是像其他短视频那样,看到最后都是快定投吧的老套路。
我觉得如果始终不愿意放弃卖货的诉求、如果不能努力走近读者和观众的内心,这样的短视频又怎能真正触动投资者呢?
好了,不说了,今天又是星期三,【泰有料】更完之后,领导又去点了个赞,我猜可能又在给我提醒吧。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