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如何面对AI主播挑战
由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推出的首个AI手语主播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正式启用,这一集节约时间、人力、物力成本于一身的技术应用,在专业性、情感控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上较一位从业多年的成熟主播要更强,可大大增加节目录制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做到真正的零失误。AI手语主播在帮助弱势群体融入社会,为更多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挑战。
培育人文关怀意识
人工智能主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拥有极低的错误率,是真人主播所望尘莫及的。
但是,作为没有情感和意识的机器人,AI主播始终是无法模仿人类的喜怒哀乐的,很难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产生共鸣,无法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对听障、视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是再强大的人工智能都无法给予的。高校在帮助学生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时,应着重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社会道德责任感,重视人的真情实感,通过设立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培育人文关怀意识。
最近出现节目主持人在直播中情绪失控的行为,对于职业素养和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情感作为连接主持人与观众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和职业素质训练,提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情感表达与调控能力。只有好的情感控制能力,才能够做到个人情感服从大局,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鼓励个性化表达
人工智能主播的外形和声音等都是根据现实中的人作为参考依据的,并对人的表情和动作进行模仿,其风格较固定且形式单一,缺少一定的个性化表达。因此,面对互联网上纷繁多样的内容,想要吸引更多受众,不被人工智能主播取代,就需要强化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自身的辨识度和个性化魅力。
例如,央视主持人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中表现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气质、浙江卫视主持人华少在《中国好声音》中的快言快语等,自成一格,辨识度很高。
所以,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善于发现每个个体身上的优势和闪光点,对其进行鼓励教育,将其独有的特点发挥出来,令其独树一帜。同时,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打好专业基本技能,学好基础的学科课程,如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等,这更有助于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扎实的知识背景,做到主持时准确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和生动的表达。
在AI主播具有人工智能思维的智能传播生态下,具有创新思维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传媒教育的主流方向。让学生在提高采编播等业务能力的同时,根据自身喜好、特长再增加跨学科学习交叉领域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如体育、财经、法律等。
培养同步互动能力
AI主播是通过对案例进行重复学习才能掌握异步互动能力,本身并不具备自我思考能力,没有办法做出创造性的举动或是突破原有的案例提供的框架结构,所以也无法胜任类似即兴主持和互动类节目的工作。
因此,培养学生的同步互动能力是目前新型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这项能力除了培养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信息整合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临场反应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时代应对播音主持行业危机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人物访谈类节目中,人与人思想的碰撞,是需要主持人用深刻睿智的语言做铺垫,激发嘉宾讲述的热情和兴趣,拨动被采访者的心弦,让他们动情的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给观众以启迪,这些始终是冰冷的机器无法代替的。因此,熟练掌握访谈技巧至关重要,如注意被采访对象情绪,量身定制访谈内容,保持中立性等,都是新闻与传媒学院在制定课程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
编辑:刘子靖
审核:韩阳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