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刊学术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中的突破、传播和价值——以总台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为例
摘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是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考察我国新闻业最新发展趋势的窗口。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数字人被广泛应用于冬奥新闻报道中,本文对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突破、传播和价值进行解读,以期为人工智能与新闻报道的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AI手语主播;媒体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广泛普及,新闻采编和制播技术越来越成熟,为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主播与新闻报道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虚拟主播是指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在广播、电视、电子出版及互联网等媒介中担负着新闻播报等任务的智媒产品。2018年,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新小浩在中国诞生,开启了结合肢体动作的站立式播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宣传报道中,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以下简称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为代表的虚拟数字人集中亮相,受到广泛关注,仅在微博平台,有关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到近3亿次,相关讨论数万条,为新闻报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而对于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突破、传播策略和价值的探讨,有助于在新时代传播语境下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更好地融合和创新。
一、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突破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虚拟数字人集中亮相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数字虚拟编辑小C、奥林匹克公益宣传大使热爱REAI、虚拟气象主持人冯小殊、特约冬冬、谷爱凌数字分身meet gu等,她们虽然形象和定位不同,但都是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产物,多从事赛事解说、新闻播报及宣传大使等工作。与大部分以健听人士为受众的虚拟主播不同,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是专门针对冬奥赛事推出的AI数字人,从受众群体、节目形态、人物形象等多方面均有突破,获得了良好的
传播效果和受众反馈,成为备受关注的虚拟主播。
1.聚焦听障群体,创造无障碍环境。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性听力障碍人群达到2780万。而由于手语翻译师的严重不足,听障人士以往只能从转播画面中了解到很少的比赛信息。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以听障群体为核心受众,设计初衷是用AI发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赛事信息专业手语翻译服务听障人群。在央视新闻手语视频报道中,AI手语主播相较以往电视画面中的手语主播占据了更大的画幅,最大限度满足了目标受众的核心需求。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诞生充分体现了对听障人士的尊重,为听障人群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获取新闻资讯创造了无障碍环境,让技术更有温度。
2.高接受度的自然手语,智能化水平提升。
AI手语主播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艺术的结晶和产物。当前,更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虚拟主播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集中亮相做了技术准备,也让虚拟主播更人格化,能够完成精准的新闻播报和生动自然的出镜表达。AI主播不断提升的智能化水平带来新闻节目质量提升,节目制播效率提高,推动节目形态和内容创新。在技术方面,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采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其搭载的手语翻译引擎和自然动作引擎能自动翻译文字、音频和视频内容,并将手语实时演绎为表情动作,让其具备高可懂度的手语表达能力和精准连贯的手语呈现效果,传递信息更准确,动作更精细。翻译准确、可懂度高是AI手语主播合格的前提。
3.超写实的数字人效果,人物形象美化生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从皮肤到毛发,从面部表情到肢体动作,虚拟主播逐渐改善了以往经常能看到的无机质表情和无质感形象,不仅肌肤材质无限接近真实皮肤质感,还拥有越来越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优化升级后的虚拟主播更具人格化魅力。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以亲切自然的形象向听障群体提供友好的服务,充分考虑核心受众的审美习惯。她所采用的形象渲染方案,从静态形象和动态设计两方面入手,实现影视级的实时显示,诠释着中国青年的审美自信。从美学上讲,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形象更符合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的中式经典美学范式,此外,服装布料质感更好,视觉效果更舒适。从动态来看,人物的面部、肩膀、手部等关键部分动态表现效果更自然,4D扫描技术使AI手语主播表情自然生动。
二、AI手语主播的传播策略
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破圈不仅在于技术优势、准确的受众定位以及符合美学的形象设计,在传播上采取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抓住投放时机,紧跟新闻热点,同时采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IP运营思路助力其推广。
1.仪式化传播,打好传播组合拳。
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作为围绕冬奥赛事进行的手语翻译,在北京冬奥会这样重大的历史时间节点做好仪式化传播,将前期新闻发布、上线宣传、系列报道联动,打好一套传播组合拳成为重中之重。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不仅仅是一个人工智能产品,更被视为IP,根据其自身优势,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在上线前后,充分把握好传播节奏,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创意宣传片、海报、预热稿件、技术解读稿件相继释出,为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正式应用宣传造势。在北京冬奥会进行之际,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保持高产态势以持续输出优质手语视频内容,同时许多围绕AI手语主播的相关解读和反响文章相继发布,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关注度。受众在这期间通过大量内容对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充分感受到了冬奥报道浓厚的科技感,增强了普通大众对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认知度。
2.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表达,增强用户黏性。
围绕AI手语主播的深入挖掘和创新报道是其能够收获关注、突破圈层的重要因素。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两个月时,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一条精心制作的1分钟宣传片引发了网友的好奇心和广泛讨论,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想看朱广权和AI手语主播一较高下。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央视新闻推出了一条围绕朱广权和手语老师网络热梗制作的90秒创意短片,视频中朱广权用段子面试AI手语老师的创意灵感正是源自此前网友的心愿,可以看作是对网友的一次正向反馈。当天,该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仅在微博平台就获得了8749.6万阅读量、7769次讨论、54家媒体转发报道,引发网友和行业热议。
通过增加互动内容,将优质内容和适用于新媒体的传播语态完美融合,充分考虑大众的呼声,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实现有趣+有用的传播效果,快速拉近了AI手语主播和大众的距离,拓展用户圈层,增强用户黏性。
3.融媒体裂变传播,获得最大传播声量。
借助多方融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是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成功圈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相关节目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快手APP上同步播出,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上的央视新闻微博、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账号将AI手语主播创意短片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裂变传播,其他媒体也纷纷转载相关报道。融媒体裂变传播助力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在上线期间获得最大传播声量,突破圈层成为现象级IP。
三、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看似只满足了一部分特殊群体的需求,但其在公益服务、人际关怀、技术升级、媒体融合等方面的价值却是显而易见的。AI手语主播不仅使听障人士获取冬奥赛事资讯更便捷,她所传递的无障碍环境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让新闻更有温度。从宏观上看,让AI受众的扩大和手语服务的延展成为可能,推动技术进一步升级,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还将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在新闻中实际应用的思考,促进人工智能与大众传播媒介深度融合。
1.用AI发声,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
以往的体育比赛中由于解说员是通过声音播报,听障群体无法充分感受比赛的魅力,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有效弥补了这一遗憾。从道德伦理和人际关怀的角度来看,主流媒体的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健听人士,特殊群体的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和关注,AI手语主播的出现让新闻报道不再冷冰冰,变得愈发有温度,继而带动全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科技和人文的结合更加紧密、从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虚拟主播体验更加丰富和多元,听障群体也能充分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2.拓展服务场景,贡献更多社会价值。
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上线后,随着AI手语主播传播声量地扩大,手语服务场景的延展成为许多技术公司的新研究方向,让AI受众的扩大和手语服务的延展成为可能。目前,已有互联网公司开始将目光着眼于AI手语+平台,致力于打造AI手语平台,让手语数字人走上一条与社会价值长期对接、一同成长的进化之路,让技术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主播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从表情、动作单一,声音机械无感情的数字人到神情语态生动自然、具备数据处理和深度学习能力的AI主播,虚拟主播早已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内容传播输出上,而是通过深度学习,更具个性化和交互性。从重大报道到日常新闻播报,从录播到直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走向成熟,虚拟主播曾经面临的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在新闻报道的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独特优势,一方面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也让新闻报道更精细准确、更有温度、更具创新性。
虚拟数字人在北京冬奥会相关报道中的集中亮相只是一个起点,随着数字人相关底层技术的进步和元宇宙概念持续发酵,未来,新闻领域还将延伸出更多数字人应用和报道形式,围绕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的探讨将会给新时代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的创新应用带来更多思考。
END
作者简介:
郑弘系: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制片人、主任编辑
丰树琪: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责任编辑
(本文有删减)
封面|网络
编辑|张露月
来源|《传媒》2022年20期
-
上一篇
11月2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办。在主题为AI改变视频未来的智能视频高峰论坛上,爱奇艺技术团队发布了全球首个AI手语主播。该产品将AI技术与爱奇艺自制的3D虚拟偶像-奈奈进行结合,通过语音识别新闻中播报的内容,自动转换成手语,为听障人士提供全新的观影体验,引爆了2018中国网络视听大会。
爱奇艺副总裁谢丹铭表示:爱奇艺希望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不仅仅是一般人,也让听力有障碍的特殊人群可以享受到更丰富的娱乐体验。
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听障人群数量达到2780万,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放眼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有共计约3.6亿人听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尽管听障人群能够凭借手语进行交流,但实际生活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于听障人士来说,他们的第一语言是手语,虽然受教育的听障人士也能够使用文字进行交流,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手语是更容易于使用和接受的交流方式。其次,目前大部分公共服务并没有配备专门的手语翻译人员,听障人群的日常生活仍存在障碍,并且目前市面上也缺乏专门给听障人士观看的视频节目。
此次爱奇艺推出AI手语主播,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探索语音与手语之间智能转换,探索帮助听障人群在不同实际场景中实现信息共享的途径。
此次 AI手语主播的亮相,也是爱奇艺在视听技术研发领域的长期积累的一次展示。AI手语主播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准确识别视频中的语音并转换为文字,然后NLP技术将文字转换为手语内容,之后通过虚拟偶像进行输出。整个产品把虚拟偶像和爱奇艺的ASR、NLP等AI技术进行结合,从而达到自动手语翻译的效果;通过爱奇艺AI的语义理解能力,AI手语主播能够对健听人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并且智能翻译为手语表达;及其深度学习和训练则后续不断优化翻译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爱奇艺自制的虚拟偶像-奈奈的首次落地,AI + 虚拟偶像的结合则给AI翻译赋予了形象丰富的3D虚拟形象,不仅直观地展示手语,可定制的形象也让这项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爱奇艺AI手语主播技术负责人李海介绍,AI手语主播会率先在爱奇艺自制节目上进行落地,为听障人士带来更多元、定制化的娱乐观看体验。未来,AI手语主播会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手语学习等场景相结合,服务于听障人群的生活需求。AI手语主播的落地,将为听障人群更好地享受视听服务,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
爱奇艺致力于通过AI技术,不断创新与完善用户体验,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够享受视频带来的快乐。
爱奇艺推出全球首个AI手语主播,让听障人士平等享受视频带来的乐趣
-
下一篇
从虚拟歌手到手语主播,从现实生活到元宇宙……AI合成人物背后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