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短视频 > 正文

短视频

科普短视频多短才适宜

1987web2023-02-23短视频164
【新闻随笔】作者:邹贞(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新闻随笔】

作者:邹贞(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院士科普刷屏、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圈粉,短视频已然成为当下最受公众关注的科普形式之一。不过关于短视频究竟多短才适宜,人们的认知并不相同,对于需要完整科学内容表达的科普短视频来说,是不是越短越好?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短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词反映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果,由于认知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就有可能存在明显差异。美与丑、胖与瘦等概念区分,体现的就是人们对所表达对象的不同看法和评价,短亦如此。2014年,中国科协开展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短视频时长要求为30秒至20分钟。8年来,各场次大赛、不同平台先后对短视频作出自定义,截至目前仍未能形成完全统一的观点,这也侧面证明人们对短视频的短的主观认识差异之大。

短还具有明显的模糊性。词义模糊性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表达交流的现实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既有太阳开水等表义明确的词,也有黑夜年迈等边界不清晰、表义相对模糊的词,这两种情况互为补充。虽然在一些场合,必须对短视频的上下限作出界定,但若将其置于广义范畴来看,其实很难标定一个精确的起点和终点,更无法也没必要让其成为所有人都认可的共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短视频的短本身潜藏着模糊性。

当前,我们已处于加速社会,许多年轻人看剧听书已是N倍速设置。有研究指出,短视频创作有所谓黄金6秒原则,即90%用户停留在一个短视频上的时间约为6秒,这就需要创作者在极短的时间里抓住受众眼球,吸引受众往下看。但是,对于科普短视频来说,较短的时长和完整的科学内容表达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常规作品相比,科普短视频需要适当增加长度,以便清晰完整地传播科学内容。根据抖音平台提供的数据,9成以上科普短视频时长在30秒以内。其中,时长15秒以下的作品占比超过半数,时长15至30秒的作品占比接近38%。但从播放量看,2至5分钟的科普短视频播放最多,其次是30至45秒的作品。数据表明,过短的时长或许并不适合科普短视频。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经历爆发式增长,用户数量激增,然而优质短视频的产出速度和数量还是难以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鉴于该领域阶段性爆发期已至,未来增量空间有限,市场渐趋冷静,是时候审慎思考短视频的下一步发展了。

2019年,某短视频平台宣布向用户全面开放1分钟视频拍摄权限,短视频由15秒迈入分钟时代。此后,该平台又宣布逐步开放15分钟视频发布功能。今年年初,多家短视频平台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中视频处于高速增长期,在知识类题材上具有明显优势。

去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重点,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科普短视频在时长上的变化,可视作呼应上述要求的一种积极探索。期待科普创作者在中长视频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创作更多公众喜爱的精品佳作,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内容的需求,助力社会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7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