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hatGPT在被推出数月后又在中文互联网又火了一次?
之所以说又火了一次,是因为ChatGPT在去年11月就上线了,当时小火了一把。
这次突然出圈,好像也没啥征兆(触发性事件),所以不排除营销的可能。
事实上,文化现象一般都不是独立存有,背后总能追溯到一定政治、经济力量。
最有可能的营销主体无非两家:
1、ChatGPT学习进步,用户覆盖越来越广,背后资本多多投钱宣传的爆发效果;
2、国内同行准备入场(如:百度文心一言遭意外曝光),先捧一下进不来内地市场的竞品,能给自己和全行业增加不少曝光度。
当然,现在比它诞生时更火,也一定有自然因素。
一个东西刚诞生,即使我们知道它很牛,但也只能是惊叹,缺少直观感受。
而这半年来,ChatGPT在美国得到充分实践:
1、美版头条 ChatGPT 上岗写新闻
2、报道称ChatGPT 成黑客编写恶意软件「利器」
3、美国学生用 ChatGPT 写论文拿下全班最高分
4、多家期刊、出版机构禁止将 ChatGPT 列为论文合著者
各行各业被全面涉及,甚至有人预言它会带来第四次科技革命。
对现实有如此影响的客体,随时都有成为公共讨论焦点的可能。
而关于人工智能影响的讨论,像是狼来了,每次都能引发广泛关注,但又很快不了了之。
可能最开始只是一个相关小事件被传播(如:89%美国大学生用 ChatGPT 写作业)。
随后媒体间形成扳机效应,争相从中挖掘更多的新闻价值来吸引公众注意力。
我们普通用户也从各种角度发言,延伸出一批又一批新内容。
特别是 ChatGPT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家使用过后一般都印象深刻。
其中有一个注定容易被传播的点是:
这个AI显得很圆滑。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圆滑的内容因为缺少攻击性,一般都不具备啥传播力,但一个圆滑世故的AI分分钟能上头条。
同时一些经典的问答情节,已经成为互联网最新流行的梗和传播符号了。
不管最开始是咋火起来的,它确实有很高的被讨论的价值。
国内,不少新闻与传播的学界大佬也在关注ChatGPT:
也有的学界大佬玩ChatGPT玩得不亦乐乎:
现在ChatGPT也是被大家各种玩坏——写论文、编代码、讲故事、角色扮演……
还是那句话,不管最开始是咋火起来的,它确实有很高的被讨论的价值。
尽管我们不必对机器的入侵过于悲观,但在人-机互动中,我们需要时刻思考这样的问题∶
人如何把握技术智能的方向? 如何超越技术,坚守人的价值?
技术是时代的座架,然而能够驾驭技术从而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有主体意识的人。
这是海德格尔站在上世纪的时代浪头,为技术与人的关系所作的注解。
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被越来越深地嵌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人类的需求和追求也在影响着技术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但同时,任何一种潮流呈现压倒性态势,都会对人的感觉和精神造成侵害。
如马尔库塞所言,技术与人的关系需要在二者的动态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既不侵害个体的自我与行动,又不可完全否定技术的价值。
而应该让技术迈入平淡无奇的寻常事件,促进个体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智能技术越发展,人的价值关怀就越重要,希望人始终能超越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