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款最能“藏私房钱”的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藏私房钱的说法是圈内老梗,意思是电脑内部空间严重浪费,可以用来藏私房钱。
就像下图这样:
各位心目中的笔记本电脑,内部应该是塞满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我猜一般人也想象不到,会有笔记本电脑内部空成这样,感觉做电脑跟玩儿似的,根本没考虑清楚。
那问题来了——厂商为何不将内部空间填满呢?塞更大的电池也行啊?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们不这么做的原因:
LG gram 17Z90P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i7-1165G7 处理器
16GB 4266MHz 内存
1TB 固态硬盘
17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99%DCI-P3色域 IPS屏
电池容量 80Wh
厚 15.8~17.7mm
机身重 1.29kg
适配器重 286g
目前售价12999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续航表现好,搭载80Wh大容量电池
2,同尺寸里,最轻的笔记本电脑
3,扩展性好,搭载双M.2硬盘位+双雷电4接口
缺点!
1,屏幕虽为广色域,但没有进行校色
2,高负载下散热表现一般
3,机身塑料感较重
【升级建议】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不难,但所有螺丝都藏在脚垫和小圆片下面,需要全部取下以后才能卸下螺丝,之后撬开卡扣,即可取下后盖。
双通道16GB LPDDR4x 4266MHz内存能满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内存为板载无法更换。
测试机的固态硬盘容量为1TB,型号为海力士PC601,支持PCIe3.0×4和NVMe,机器还有一个M.2接口,如有需要可以自行加装固态硬盘。
【购买建议】
1,对便携和大屏同时有要求
2,对续航有一定要求
3,拥有贯朽粟红的家庭条件
LG gram 17Z90P最大的特点就是屏幕够大+重量够轻,17英寸笔记本仅重1.29kg,同尺寸笔电一般比它重至少1kg。
屏幕方面,它采用了16:10比例的2K屏,实测色域容积为107%DCI-P3,色域覆盖98.9%为DCI-P3,平均ΔE为3.44,最大ΔE为7.29。
gram 17Z90P没有校色,如果对色准要求较高,必须进行手动校色。
接口方面,这台电脑取消了DC充电口,改为Type-C接口的100W PD充电,并且升级到了双雷电4,此外还有两个USB-A 3.1、TF读卡器、HDMI,整体有进步。
续航方面,它的PCmark10续航测试成绩为14小时51分钟。(场景:现代办公)
噪音方面,它的满载人位分贝值为39.4dB,属于比较安静的。
17英寸的LG gram有黑/白两种配色,其中黑色为i7+1TB高配版,白色为i5+512GB标配版,两款均为板载16GB内存。
从价格角度考虑,白色版京东自营10499元,比黑色高配便宜1500元,其中就包含了i5~i7的升级价格。
所以如果你喜欢大屏轻薄本,那我建议买白色i5版,硬盘不够可以自己升级,没必要多花钱换i7处理器。
但是LG的售后政策一直不够明确,之前告诉我说拆机不会失去保修,但后续我自己申请售后时,售后又告诉我拆机就无法免费保修,政策落实不到位。
所以如果你比较在意保修服务,那还是直接买需要的配置比较好。
【猪王的良心结语】
上图是LG gram 17Z90P的拆机实拍图,单风扇单热管的组合,和gram 14/16都是一样的模具,同时做了个极限拉皮手术。
室温25.3℃
反射率1.0
BIOS版本:T2ZF0260 X64
针对无独显的轻薄本,我们使用负载较低的Stress CPU进行压力测试。
切换到性能模式,在满载状态下,CPU温度最高91℃,稳定在90℃,功耗20W左右,频率维持在3.5GHz附近。
左滑看背面温度
烤机背面温度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最高42.8℃出现在键盘中部,WASD键为34.8℃,方向键28.5℃。背面中心点26.3℃。
总的来说,LG gram 17Z90P的散热表现一般,虽然已是gram系列中的最好成绩,但在轻薄本行业里还需进一步加强。
同样是LG gram系列产品,我给大家看另外两款gram的拆机图:
上图是gram 14Z90P,下图是16Z90P:
我们测试了三款不同尺寸的gram笔记本,分别是14、16和今天的17英寸。
对比拆机图能发现,14英寸内部空间几乎没有浪费,16和17英寸的空间浪费现象比较明显。
再次对比拆机图,我们能看到一个明显特点——三台电脑【内部的料件】是大同小异的。
例如风扇、音响、副板,三台电脑都是共用的,16/17英寸的电池也是共用的。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尽可能地均摊元器件的设计、生产成本。
如果单独为一款产品定制料件,那么这批定制件就只能在一款机型上使用,定制成本是很难均摊的。
但如果全系列都采用同样一组料件,那这组通用件的设计开发成本就会被最大化均摊,整机成本就可以进一步降低了。
一般情况下,销量较少的笔记本电脑,更换料件的时间就越长,比如同一款模具、电池、适配器多用几年,那相当于成本能够被持续均摊,虽然设计不是最新潮的,但后期利润绝对够顶。
在我看来,这方面的大师应该是苹果MacBook,一款模具精心设计,然后4年不更改,到生命末期时,这款产品的利润就会非常高。
比如你现在买M1 MacBook Air,这款模具用了4年多,换了点配件又拿出来卖,其中外壳、电池等部件的研发费用已经基本被均摊到忽略不计了,但只有苹果知道,MacBook Air在研发初期究竟花了多大的功夫,这就是PC领域工业化发展的极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