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虚拟机三种网络连接模式详解及访问外部网络的设置方法
一、桥接模式(Bridged Mode)
1. 工作原理
网络结构:虚拟机通过**虚拟网桥(VMnet0)**直接连接到物理网络,与宿主机共享同一局域网。虚拟机的网络地位等同于物理主机,拥有独立IP地址 。
IP分配:手动设置或通过物理网络DHCP获取与宿主机同网段的IP地址(如宿主机IP为192.168.50.247,虚拟机可设为192.168.50.174),网关和DNS需与宿主机一致 。
2. 配置步骤
2.1虚拟机设置:
右键虚拟机 → 设置 → 网络适配器 → 选择桥接模式(或自定义VMnet0) 。

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确认VMnet0桥接到当前物理网卡(如以太网或Wi-Fi) :
2.2宿主机IP信息获取:
Windows宿主机查看物理网卡的IP、子网掩码、网关 :
ipconfig
2.3虚拟机IP配置:
自动获取。
2.4重启虚拟机:
Sudo reboot
2.5验证网络连接:
虚拟机执行ping 宿主机IP和ping 8.8.8.8,测试双向通信及外网连通性。
宿主机ping 虚拟机:
3. 适用场景
虚拟机需作为独立设备运行(如服务器部署、多节点测试) 。
优点:直接访问外网,通信效率高;
缺点:需充足IP资源,可能引发IP冲突 。
二、NAT模式(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1. 工作原理
网络结构:虚拟机通过**虚拟NAT设备(VMnet8)**共享宿主机IP访问外网,使用私有IP(如192.168.10.0/24)。宿主机作为路由器完成地址转换,外部无法直接访问虚拟机。
IP分配:由VMware内置DHCP自动分配(如192.168.10.128),网关指向虚拟NAT设备(如192.168.10.2) 。
2. 配置步骤
2.1虚拟机设置:
网络适配器选择NAT模式(对应VMnet8)。
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启用VMnet8的NAT功能,设置子网和网关(如子网192.168.10.0,网关192.168.10.2) :
2.2重启虚拟机:
Sudo reboot
2.3与宿主机共享网络:
宿主机物理网卡 → 属性 → 共享 → 允许VMnet8使用此连接
点击确定,强制将VM8的ip设置成 192.168.137.1,然后调整虚拟机的子网和DHCP起始地址。
【注:本文操作时先设置了 仅主机模式 共享宿主机网络,后进行NAT模式下共享宿主机网络,此处点击确定|后,提示与VM1的IP同网段,不能继续进行。处理方法,先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把VM1的子网修改成192.168.137.0以外的网段,再点击确定。具体原因在 仅主机模式 中介绍】
勾选:VMware Bridge Protocol
2.4重启虚拟机:
Sudo reboot
2.5虚拟机联网验证:
虚拟机执行ping baidu,ping宿主机,若失败则检查主机防火墙或重启VMware NAT服务:
宿主机ping虚拟机:
3. 端口转发(外网访问虚拟机)
操作:虚拟网络编辑器 → NAT设置 → 添加规则,映射宿主机端口(如3389)到虚拟机服务端口(如3389)。
示例:外网访问宿主机IP:3389 ,即可连接虚拟机远程桌面连接。
3.1设置:
3.2测试:
3.2.1宿主机测试
打开Windows10远程桌面连接,输入虚拟机IP: 192.168.137.59
进入桌面:
3.2.2手机用流量测试(模拟外网远程)
前提条件:
1、手机与虚拟机分别安装了星空组网,这样,手机与虚拟机就组成了虚拟局域网。虚拟机的星空组网虚拟IP是:192.168.188.28 。
2、手机安装微软远程桌面APP。
输入虚拟机用户名:dietpi ,密码:abcd1234 , 点OK登录:
手机进入虚拟机桌面(横屏):
3.2.3测试完成。
4. 适用场景
开发测试、家庭实验环境,需联网但IP资源有限。
优点:避免IP冲突。
缺点:需端口转发实现双向通信
三、仅主机模式(Host-Only Mode)
1. 工作原理
网络结构:虚拟机与宿主机通过VMnet1虚拟交换机通信,完全隔离于外部网络。
IP分配:使用私有IP段(如192.168.20.0/24),需手动设置或依赖VMware DHCP 。
2. 配置步骤
2.1虚拟机设置:
网络适配器选择 仅主机模式(对应VMnet1)。
在虚拟网络编辑器中,启用VMnet1并设置子网(如192.168.20.0):
2.2宿主机与虚拟机IP配置:
宿主机:启用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设置静态IP(如192.168.20.1) :
虚拟机:手动配置同网段IP(如192.168.20.128)
2.3重启虚拟机:
Sudo reboot
2.4验证连接:
宿主机ping 虚拟机,连通:
虚拟机ping宿主机,不通:
查看VMware Virtual Ethernet Adapter for VMnet1的IP地址:
虚拟机ping VMware Virtual Ethernet Adapter for VMnet1的IP 192.168.20.1 :
不知什么原因,以上操作后,虚拟机PING 宿主机,不通。继续操作 2.3共享宿主机网络,网络通了。
2.5共享宿主机网络:
宿主机物理网卡 → 共享 → 选择VMnet1,实现虚拟机通过宿主机访问外网。
点击确定,强制将VM1的ip设置成 192.168.137.1,然后调整虚拟机的子网和DHCP起始地址。
【在VMware虚拟机中使用仅主机模式(Host-Only)并通过共享宿主机网络实现上网时,强制设置IP为192.168.137.1的原因主要与Windows系统的Internet连接共享(ICS)机制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及配置逻辑:
1. 共享网络功能的默认子网段
当通过Windows的Internet连接共享功能将宿主机的物理网络共享给仅主机模式的虚拟网络(VMnet1)时,系统会自动将虚拟网卡(VMnet1)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37.1,并分配子网掩码255.255.255.0。此行为是Windows ICS功能的默认设计,其目的是:
避免与宿主机物理网络冲突:例如,若宿主机物理网络的IP段为192.168.50.x,使用192.168.137.x作为虚拟子网可防止路由混淆 。
使用保留地址段:192.168.137.0/24是微软为共享网络保留的专用子网段,系统通过此段管理共享连接 。
2. 配置流程中的强制设定
在具体操作中,IP地址192.168.137.1的强制设定体现在以下步骤:
启用共享功能:
宿主机的物理网络(如以太网)开启共享,并选择共享给VMware的虚拟网卡(VMnet1)。
此时,Windows会自动将VMnet1的IP设为192.168.137.1,并开启DHCP服务,为虚拟机分配同网段IP(如192.168.137.128) 。
虚拟机的网关配置:
虚拟机的默认网关需指向192.168.137.1,以便流量通过宿主机转发至外部网络 。
3. 技术原理与限制
NAT转换逻辑:
共享功能本质上是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实现的。宿主机作为网关(192.168.137.1),将虚拟机的私有IP转换为宿主机的公网IP访问外网,这一过程需固定网关地址以保证路由规则生效 。
无法自定义子网:
若尝试手动修改VMnet1的子网(如改为192.168.10.0),开启共享后系统仍会强制重置为192.168.137.0,这是Windows ICS的硬性限制 。
4. 解决方案(如需自定义IP段)
若需使用其他子网段(如192.168.10.0),需绕过Windows共享功能,改用以下方法:
使用VMware NAT模式:
直接通过VMware的NAT模式联网,虚拟子网可在虚拟网络编辑器(VMnet8)中自由配置(如192.168.10.0) 。
第三方工具或路由器:
在宿主机部署软路由(如OpenWrt虚拟机)或启用第三方NAT工具,自定义IP段并管理流量转发 。
总结
强制设定原因:192.168.137.1是Windows ICS功能的默认网关地址,用于简化共享网络的配置并避免冲突。
适用场景:适用于快速实现虚拟机联网的临时需求,但对网络拓扑有严格要求的场景(如企业内网隔离)可能不适用。
替代方案:如需灵活配置IP段,建议优先选择VMware NAT模式或第三方路由工具。】
勾选:VMware Bridge Protocol
【 VMware Bridge Protocol(VMware桥接协议)是VMware虚拟化环境中实现**桥接模式(Bridged Mode)**网络连接的核心组件。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1. 实现虚拟机与物理网络的直接通信
网络透明化:通过桥接协议,VMware会在宿主机的物理网卡和虚拟交换机(如VMnet0)之间建立一个虚拟网桥。该网桥将虚拟机的网络流量直接转发到物理网络中,使虚拟机如同宿主机所在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物理设备 。
IP分配透明性:虚拟机会从物理网络的DHCP服务器获取与宿主机同一网段的IP地址(例如宿主机IP为192.168.1.100,虚拟机可能获取192.168.1.101),从而实现与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直接通信 。
2. 管理虚拟网络适配器与物理网卡的绑定
物理网卡选择:VMware Bridge Protocol允许用户选择将虚拟机桥接到宿主机特定的物理网卡(例如有线网卡或无线网卡),确保虚拟机流量通过正确的物理接口传输 。
协议绑定:在宿主机的物理网卡属性中启用VMware Bridge Protocol后,该网卡会被标记为桥接适配器,负责处理虚拟机与物理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转发 。
3. 解决桥接模式下的常见配置问题
修复桥接故障:若未安装或错误配置此协议,虚拟机会提示The network bridge on device VMnet0 is not running错误。此时需手动在物理网卡属性中添加该协议,并指定VMware安装目录下的netbridge.inf文件进行安装 。
避免IP冲突:通过正确配置桥接协议,虚拟机可自动获取合法IP,避免因手动设置不当导致的IP地址冲突 。
4. 支持复杂网络场景
多虚拟机协同:在需要多台虚拟机直接参与物理网络通信的场景(如搭建服务器集群、网络测试环境),桥接协议确保各虚拟机独立接入物理网络,便于实现负载均衡、服务暴露等高级功能 。
混合网络环境:支持虚拟机与宿主机、其他物理设备及外部互联网的无缝互通,适用于开发、测试、生产等多种环境 。
总结
VMware Bridge Protocol的本质是在虚拟网络与物理网络之间架设桥梁,使虚拟机能够绕过宿主机的网络栈限制,直接接入物理网络。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网络透明性和配置灵活性,是VMware桥接模式正常运行的基础组件 。】
2.6验证网络连接
重启虚拟机, 测试能否ping通 宿主机和百度:
Sudo reboot
Ping 192.168.50.247
Ping baidu
宿主机ping 虚拟机:
虚拟机中的星空组网连接正常:
测试结果:虚拟机可以连接外网。
3. 适用场景
封闭测试环境(如安全实验、内部服务调试) 。
优点:高隔离性;
缺点:默认无法联网,需复杂配置 。
四、模式对比与选择建议
五、通用注意事项与问题排查
防火墙与安全策略:
关闭宿主机和虚拟机防火墙,或开放相关端口(如ICMP、HTTP)。
服务状态检查:
确保VMware NAT Service、DHCP Service等核心服务已启动。
IP冲突处理:
桥接模式下更换IP或启用DHCP;NAT模式检查子网配置 。
网络重置:
虚拟网络编辑器 → 还原默认设置 → 重新配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