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设备维修到底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及其具体行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制造费用包括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发生的费用。因此,生产车间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所发生的费用,是需要计入制造费用的。但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生产设备日常维修费到底是计入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
2022年底,财政部就这一事项一锤定音:生产设备日常维修费应计入制造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切实做好企业202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22〕32号)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财会〔2006〕3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财会〔2006〕3号)等相关规定,将不符合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条件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因此,若是该固定资产为生产设备,则其日常维修费用,应当计入产品成本。一般来说,先通过制造费用归集,再分摊至生产成本,进而完工时结转至存货成本。

余敏,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精通税务申报流程及代理服务工作;擅长编辑排版及标书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