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广域网采用什么系列协议
无线广域网采用的协议丰富多样,涵盖蜂窝移动通信协议、IEEE802.20 相关协议以及低功耗广域网通信协议等。这些协议在不同的无线广域网技术中发挥关键作用,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系列协议。
蜂窝移动通信协议2G 协议2G 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 CDMA(码分多址)两种协议。GSM 协议采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将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隙,不同用户在各自时隙内进行通信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部署,具有成熟的技术体系和庞大的用户基础 。GSM 的优势在于语音通信质量稳定,漫游功能强大,能在不同地区间实现无缝切换 。但在数据传输方面,GSM 的速率较低,最高仅能达到几十 Kbps,难以满足当前大数据量传输的需求 。CDMA 协议则利用码分多址技术,通过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 。与 GSM 相比,CDMA 在容量和抗干扰能力上表现更优,不过其网络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在一些偏远地区可能信号较弱 。3G 协议3G 技术主要包括 WCDMA(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 和 TD - 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三种协议 。WCDMA 由欧洲和日本提出,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 3G 协议之一 。它基于 GSM 网络演进而来,在核心网部分沿用了 GSM 的架构,同时在无线接入网部分采用了宽带码分多址技术,大大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下行速率最高可达 2Mbps 左右 。CDMA2000 由美国高通公司主导,是从 CDMA One 标准衍生而来,同样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TD - SCDMA 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3G 标准,采用时分双工(TDD)模式,能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 。这三种协议在全球不同地区和运营商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满足了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4G 协议4G 以 LTE(长期演进)协议为核心,包括 FDD -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 TD - LTE(时分双工长期演进) 。LTE 协议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OFDM 技术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有效抵抗多径衰落,提高了频谱效率 。MIMO 技术则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利用空间复用和分集技术,增加了数据传输速率并降低了信号衰落影响 。FDD - LTE 和 TD - LTE 的主要区别在于双工方式,FDD - LTE 采用频分双工,在两个独立的对称频率信道上分别进行接收和发送;TD - LTE 采用时分双工,在同一频率信道上通过时间上的划分来实现接收和发送 。4G 网络的传输速率大幅提升,下行速率可达 100Mbps 甚至更高,为用户提供了流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如高速下载、高清视频播放、在线游戏等 。5G 协议5G 协议基于新空口(NR)技术,相比 4G 协议在多个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5G NR 协议支持更高的频段,包括毫米波频段,从而实现了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理论峰值速率可达 20Gbps 。在低时延方面,5G 协议通过优化网络架构和传输机制,将端到端时延降低至 1 毫秒以内,这对于一些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如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等至关重要 。此外,5G 协议还支持大规模物联网设备连接,一个基站可连接数十万个设备 。5G 网络切片技术也是其一大特色,它允许运营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将 5G 网络虚拟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逻辑网络切片,每个切片可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性能,如带宽、时延、可靠性等 。
IEEE802.20 相关协议IEEE802.20 是为实现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率数据传输而制定的标准,虽然目前该技术标准仍有待完善,但其在协议设计上有独特之处 。它基于分组数据的纯 IP 架构,适应突发性数据业务的性能优于 3G 技术,与 3.5G(HSDPA、EV - DO)性能相当 。在物理层技术上,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为核心,充分挖掘时域、频域和空间域的资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频谱效率 。在 MAC(介质访问控制)层,IEEE802.20 协议对数据帧的传输和控制进行了优化,以适应高速移动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然而,由于一些技术和市场因素,IEEE802.20 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
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通信协议LoRaWAN 协议LoRaWAN 是基于 LoRa 技术的低功耗广域网通信协议,由 LoRa 联盟开发 。LoRa 技术采用线性调频扩频(CSS)技术,具有远距离、低功耗的特点 。LoRaWAN 协议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网络架构、设备与网关之间的通信机制以及安全机制等 。它支持星状拓扑结构,一个网关可以连接数以万计的终端节点 。在通信过程中,LoRaWAN 协议通过对数据的编码、调制和解调等操作,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LoRaWAN 协议还提供了多种数据传输速率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量需求 。例如,在智能抄表、环境监测等应用中,设备通常只需定期上传少量数据,可选择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以降低功耗和延长电池寿命 ;而在一些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智能家居控制,可选择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SigFox 协议SigFox 是一种基于超窄带(UNB)技术的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其协议设计极为简单,以最小化设备功耗为目标 。SigFox 协议主要用于传输小数据量,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一般在几十 bps 到几百 bps 之间 。在通信过程中,SigFox 设备通过超窄带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 。由于其信号带宽极窄,能够有效抵抗干扰,实现远距离通信 。SigFox 协议支持双向通信,虽然数据传输速率有限,但对于一些对数据量要求不高、对设备功耗和覆盖范围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如智能井盖监测、农业传感器数据传输等,具有独特的优势 。NB - IoT 协议NB - IoT 即窄带物联网,是一种基于蜂窝网络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其协议基于 3GPP 标准制定 。NB - IoT 协议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等特点 。在覆盖方面,NB - IoT 的覆盖范围比传统的 GSM 网络增强了 20dB 以上,可实现深度覆盖,即使在地下室、偏远山区等信号较弱的地方也能正常工作 。它支持大量设备连接,每个基站可连接数万个设备 。在协议实现上,NB - IoT 通过简化通信流程和数据格式,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和功耗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智能门锁、烟雾报警器等设备通过 NB - IoT 协议将状态信息传输到用户的手机上,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
拓展阅读:1、什么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OFDM 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将高速数据流分割为多个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多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能有效抵抗多径衰落,提高频谱效率。2、MIMO 技术如何提高通信性能:MIMO 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利用空间复用和分集技术,增加数据传输速率并降低信号衰落影响,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3、5G 的网络切片技术是如何实现的:5G 网络切片技术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将物理网络资源虚拟化为多个逻辑网络切片,每个切片根据应用需求分配不同的网络资源和性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