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批俞敏洪被骂,这事到底该怎么看?#看待俞敏洪带百名老师带货##俞敏洪##经济日报批俞敏洪被质疑#俞敏洪带货引来央媒发声。经济日报11月13日刊发评论《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引发各方关注与热议。文章指出客观条件决定了农货直播从市场到监管挑战极大,新东方要从校外培训跨界到直播电商并不轻松。但作为带有教育基因的企业,新东方也许可以成为职业新农人的摇篮。同时,建议新东方关注学生急需的周末研学市场。11月14日晚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抖音直播间回应,称注意到了该文章和网友评论。他表示,新东方如
经济日报批俞敏洪被骂,这事到底该怎么看?看待俞敏洪带百名老师带货俞敏洪经济日报批俞敏洪被质疑俞敏洪带货引来央媒发声。经济日报11月13日刊发评论《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引发各方关注与热议。文章指出客观条件决定了农货直播从市场到监管挑战极大,新东方要从校外培训跨界到直播电商并不轻松。但作为带有教育基因的企业,新东方也许可以成为职业新农人的摇篮。同时,建议新东方关注学生急需的周末研学市场。11月14日晚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抖音直播间回应,称注意到了该文章和网友评论。他表示,新东方如果直播带货,会向李佳琦或者薇娅取经。对于新东方跨界到原本并不熟悉的农货直播领域,感谢记者给了一个非常善意的提示。最后,还表示将不负期望,努力前行。俞敏洪称,有一点点我不太同意,文章说从一个挣快钱的行业跳到另一个挣快钱的行业。
其实商业模式不存在快钱和不快钱,教育领域做起来也挺艰难的,很多教育公司原来都是赔钱的。直播也是不容易的。我知道薇娅、李佳琦一直播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没日没夜地选品,没日没夜地努力,所以其实没有一项行业是好做的。经济日报这篇文章,在舆论场上被骂惨了。我选取几个网友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新东方真不容易!政策一刀切,生意直接没得做。做研学哪有那么容易?生存都活不下去,这才另辟蹊径。这位记者对局势没有考虑全。2.总比卷款潜逃,放弃员工好,这么有担当,到时候不看直播的我,也去支持一下,这应该是一个有良心的人,这种人能不支持?3.教育行业什么时候成为挣快钱的行业了?直播带货什么时候成为挣快钱的行业了?网上大多声音都是挺俞敏洪和新东方的,认为他和他的企业不容易。问题来了,经济日报批俞敏洪这篇文章为什么会被骂?如果经济日报这篇稿子,只是踏踏实实给新东方提建议,哪怕建议提的不妥当,也不会引起这么大风波。问题就在于,这篇文章给教培行业和直播行业下了赚快钱的定性,有点居高临下,贬低这两个行业的现实意味。甚至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两个行业,这不太妥当。当前,什么钱都是不好赚的,你说人家赚快钱,那你要不去试试看,能不能在这两个行业赚快钱?就和艺人群体一样,我们看到的赚钱的艺人,就那么几千人几万人,属于金字塔尖的,但别忘了,那个行业还有数百万人,是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是在生存层面挣扎的。再说了,新东方现在都这么难了,生存还是第一位的,这么多员工要养家糊口,要就业生活,这才是重点,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对它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不否认这是一家之言,但社会的主流情绪不会接受。对于新东方现在的这种情况,社会的主流判断应该是:无论干什么,请好好活下去。这样看,这篇批新东方的稿子,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不接地气,站着说话不腰疼,犹如空中楼阁。而公众批评这篇稿子,更多是基于常识,基于公众朴素情感层面的。一个新闻作品,还是要有温度,有最基本的人文思维和民生情怀。现在我们看到,俞敏洪本人是对这篇文章,包容性比较高的,并且还要感谢这篇文章对于新东方的提醒。但应该明确的是,网友的批评,俞敏洪的感谢,都是理性框架内的个体正常表达,相关的观点,只要不违法违德,都应该给予尊重。可以不同意,但必须要尊重。兼听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