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2】拍摄短视频必备的设备推荐和软件详情(一)拍摄设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短视频的大火,我们能看到有制作精良的小短剧,也有简单随性的生活片段,还有新鲜猎奇的分享等等。再加上各种剪辑软件越来越傻瓜化,制作视频的门槛被大大降低。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加入到短视频或者说VLOG的制作中,但是对于软硬件并不了解,这里就从纯小白的角度,分别聊聊短视频入门相关的软硬件以及思路。
一、硬件篇
对于短视频拍摄来说,主要分为四个种类的设备,分别是拍摄、录音、辅助和存储。但是不同内容对不同设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下面就先从基本的设备来聊。
1、拍摄
手机:
手机是目前最容易上手的拍摄设备,基于目前手机拍摄性能的跨越式的发展,事实上手机拍摄已经能满足大多数的拍摄环境。
手机拍摄的优点在于方便。第一,无论是傻瓜式的参数设置还是整体的便携性,都远超其他设备,并不需要什么学习成本,最多考虑一下拍摄时的构图就能完成;第二,各种手机剪辑软件的兴起,大大降低了拍和剪的门槛,即拍即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翻车成本几乎为零,比起一时兴起购买的设备,手机拍摄几乎零成本投入,即便热情消散也不会因为购买设备心疼。可以说是最适合新手拍摄的选择。
但手机拍摄也有不小的局限性。首先,手机并不是专业拍摄设备,这就注定手机的拍摄性能对比诸如单反、微单等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上限和下限都不会很高。其次,手机毕竟要承担一定的日常使用功能,毕竟没人喜欢拍到一半弹出某个消息提示。最后就是手机的存储问题,固定不可升级的内存在海量的视频素材面前还是不够看,没法存放大量素材。
总之,手机作为新手尝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不适合长期作为拍摄的主力使用。
2.微单:
微单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拍摄设备,是大多数入门或者进阶短视频创作者的第一选项,也是相对全能的拍摄设备。
微单的优点是在轻便和高画质中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第一,轻便性上,微单相比专业性更强的单反,体积和重量都有明显减小,携带和使用都不会很吃力;第二,虽说现在的手机也有很强的拍摄性能,但和微单这种专用的设备比起来,仍有不小差距,手机的拍摄更偏向于傻瓜式,微单则更具有专业性;第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微单可以更换镜头,镜头对于拍摄的辅助远比想象中的更明显,同时微单的镜头整体价格还是比单反略低,提升了一定的性价比。
微单也同样具有一定的缺点,最重要的还是微单的价格还是偏高一些,入门级的微单也在四五千元以上,而且一旦放弃拍摄,大概率就会仍在角落吃灰。换句话说微单的风险系数是高于手机的。同时微单也需要一定的配件,诸如存储卡、三脚架、电池等一系列配件都属于隐性投资,无形中降低了微单的性价比,而且这种配件的利用率和微单是捆绑的,一旦闲置就都没有用处了。
总结一下,微单是目前最主流的拍摄设备,适合有稳定拍摄需求的使用者,入手之前一定要想好。
3.运动相机:
运动相机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一种拍摄设备,以拍摄第一人称、剧烈运动场景、新奇视角为主。
运动相机,顾名思义就是以拍摄运动为主要卖点,核心优势就是便携、三防。第一,运动相机是目前拍摄设备中最小巧的(针孔相机除外不做讨论),无论是别在领口还是卡在双肩包的背带上,或者搭配脚架固定在某处,都不会显得很突兀;第二,运动相机往往都具备防水、防尘等基础的防护措施,在拍摄一些水下场景时不需要厚重的防水壳就能使用;第三,运动相机正因为体积小巧,往往能从一些新颖的角度拍摄,并以此为拓展,大开脑洞,例如可以绑在宠物身上,以宠物的视角拍摄,或者固定在车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要脑洞够大,就能很好发挥自己的创意。
同样,运动相机有三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就是续航,小体积在带来便携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续航,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机型,真实续航时间往往都在一小时到两小时之间,除了更换电池之外,最多可以挂载电池模块增加续航,并且续航时间和拍摄素材的质量呈反比;第二,发热问题,这也是由于压缩了体积从而影响了散热,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算是一个小遗憾;第三还是拍摄质量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画面畸变和抖动,现在的机型解决这两个问题通常采用大画面裁切的方式,势必会牺牲一部分拍摄质量。
总之,运动相机适合创意而不适合作为主力机拍摄,换句话说可以当作饭后甜点而不能作为主菜。
4.无人机:
无人机就比前三种设备更加硬核一些了,其实和运动相机比起来,有很多相似之处,是拍摄风景或者大场面的最佳答案。
无人机也是近年来大火的设备,卖点就是参杂了专业性的航拍角度。因为个人摄影没有诸如摇臂、直升机之类的逆天器材,在面对一些俯拍大场面或远景镜头时往往只能另辟蹊径,尤其是对于风景党来说,好山好水就在眼前,往往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位拍不出心中最完美的景色而痛心疾首。无人机的出现能解决许多类似的场景,让视频整体带有了一丝专业性,跟拍、俯拍都信手拈来,格调就提起来了。
不过无人机也有缺点,第一还是续航,同运动相机比,无人机好在没有那么长时间的使用需求,但能坚持续航一小时的无人机还是寥寥无几,大多数都只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的续航;第二就是学习成本,无人机的操作还是相对困难一些,很多无人机报废的主要原因还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另外,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随意放飞无人机的,这得注意,不然轻则喝茶重则包吃包住。
总结,无人机只适合两类消费者,要么是航拍发烧友,要么是专业的风景党,主要拍摄环境在城市则不要考虑。
其他:
除了上述四种设备外,还有不少并不主流的产品,包括已经接近淘汰的DV、又贵又重的单反、较为少见的口袋云台相机之类,并不是这种产品不好,而是对于视频制作者来说,能够应用的场景中有更合适的替代品或者产品线单一,只有一两款产品,不具备参考价值。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口袋云台相机,这种手持式的相机,兼顾了运动相机的轻便,又自带云台解决防抖问题,是记录生活的神器,相当适合拿来拍一些日常向的短视频。
以上就是四种主流的短视频拍摄设备的简单介绍,下面就来聊一聊除了拍,还有一些辅助设备,这对于视频制作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地互联网
专注农村电商11年
县域数字经济
与数字乡村服务商